小问题大智慧,师生共话成长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期"智汇成长午餐沙龙"圆满收官
——凝心聚力共促优良学风之四
3月26日午间,材料学院C535党员活动室飘出阵阵饭香、传出爽朗笑声,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经验交流正在进行。这场打破传统会议形式的午餐沙龙,师生均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他们以美食为媒,为学院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开辟了全新场景。
躬身倾听解困惑师生同频话成长
材料学院C535活动室的长桌前,本次午餐沙龙特邀嘉宾学院党委书记马岱书记同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建昆、班导师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在内的共18余位共执餐具,边吃边聊。在首期沙龙的自我介绍环节,从大一新生到博士研究生,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代表围坐畅谈。可见在材料学院,每个培养阶段的声音都值得被倾听,今天餐桌上不分你我,只有共同成长的“材料人”。
纸条藏着大困惑 师者答出暖回声
在精心设计的匿名提问环节,学生们提前将困惑写在纸条上,由在场老师随机抽取解答。被多次提及的“考研与考公如何选择”引发热烈讨论,王建昆建议同学们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与发展需求慎重抉择。针对校园基建等共性问题,老师们坦言“学校始终关注学生诉求,近年已逐步改善教学设施,后续将继续优化服务保障。”针对学生提出的就业疑虑,马岱直言“材料学科所谓‘天坑论’,恰恰印证了专业深耕的价值。”他指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重研发轻实践”的认知偏差,强调“工科教育离不开一线锤炼,企业最缺的正是既能创新又肯扎根实干的复合型人才。”他还特别提醒到“从校园到职场,持续学习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回应师生之关切 细微之处显担当
随机提问环节,“宿舍门禁时间”、“校区奔波实验不便”“等生活类问题被接连提出。面对这些具体诉求,在场教师耐心解答:学院将汇总梳理相关建议,学院能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学院解决不了的,会向职能部门沟通反馈,持续完善服务保障。可见“学生的日常小事,就是学院的要紧大事”。
餐盒渐空而思绪愈明,首期午餐沙龙活动在三个有趣环节后划上圆满句号。这方餐桌承载的不只是简餐,更是材料人薪火相传的成长密码。让我们期待更多智慧在餐盘与语言中流转,见证更多成长在倾听与对话中拔节而生。
图文:材料学院
审核:王建昆